卖一辆车只赚8500元?比亚迪的取舍之道

iPhone 16的挤牙膏式更新,一定程度上说明“摩尔定律”已死。 同样在汽车业,也有一条经典的“莱特定律”逐渐失灵。 所谓的莱特定律是指产量每翻一倍,成本就会下降15%,大名鼎鼎的福特T型车就是典型

iPhone 16的挤牙膏式更新,一定程度上说明“摩尔定律”已死。

同样在汽车业,也有一条经典的“莱特定律”逐渐失灵。

所谓的莱特定律是指产量每翻一倍,成本就会下降15%,大名鼎鼎的福特T型车就是典型案例。

然而,在今天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莱特定律早已失灵,控制单车利润,加大研发投入才能在残酷的淘汰赛中活下来。

目前中国车企将单车利润,普遍控制在1万元左右,销冠比亚迪更是“不要利润”。

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营收为3011.27亿元,同比增长15.8%,净利润136.3亿元,同比涨幅达到24.4%

虽然比亚迪是2024年上半年利润最高的车企,但其单车利润则中规中矩,仅位居国内品牌中游位置。

控制单车利润猛攻研发

比亚迪的取舍之道

整体利润增长,单车利润却没有显著变化,比亚迪很可能是在有意“控制”自己的收益。

毕竟对于车企而言,加大研发投入,积累技术储备,就意味着增加成本;降低价格,让利于消费者,则意味着降低营收。两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利润。

比亚迪半年研发投入201.77亿,同比增长41.64%,在国内车企排名第一。

几乎等于长城、理想、吉利、长安研发投入之和,甚至超过了特斯拉(22.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1亿)

这相当于每天睁开眼,比亚迪就有1.1亿元的经费投入到研发中。

听起来很离谱,但却是比亚迪的常态,过去的13年,比亚迪有12年研发投入超过了当年净利润,目前累计总研发投入已经近1500亿。

当然,砸钱不是本事,最后形成闭环才是赢家。

所谓闭环,指的是把研发成果变为商业利润,商业利润又支撑起更大的研发投入,由此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每隔一段时间,比亚迪就有新的技术出来,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仅仅是上半年,比亚迪就发布了璇玑架构、易三方、易四方、DMO混动、e平台3.0 Evo等多项颠覆性技术。

砸开合资品牌城池

长期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也换来了销量和口碑,面对优秀的产品,消费者选择用钱包投票。

其中,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发布,把油耗卷到“2”时代,不仅创造了历史,也让无数消费者“种草”,搭载这项技术的秦L DM-i、宋L DM-i都斩获了不错的销量。

刚刚上市的腾势Z9GT,首发搭载易三方技术,能实现三电机独立驱动,以及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技术融合控制,带领GT品类进入新能源时代,开启预售后,小程序直接被挤崩。

今年1-8月,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232.8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9.9%,易车榜数据显示,比亚迪7月销量仅次于丰田与大众,成为全球第三车企。

在竞争中占领优势位置后,比亚迪没有像苹果、诺基亚那样放慢创新的脚步,在“挤牙膏”的节奏里吞下大量利润。

相反,比亚迪在打造出足够领先的产品,再利用自身产业链优势,实现降本增效,把利润回馈用户,共享行业红利。

比亚迪敢于放弃利润,底气在于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例如,只卖9.98万元的秦L号称“工业奇迹”,不仅让广大消费者为之振奋,也给友商们带来不小压力。

产品价格控制得如此之低,背后的关键在于对汽车产业链的深度整合与掌控。

从原材料采购、到“三电”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再到整车制造,比亚迪实现了从头到尾的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

当然,低成本不意味着低竞争力。

比亚迪通过自身的规模效应,使得用户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的新能源汽车。

目前在售的插混车型,全系标配12V磷酸铁锂启动电池,取代了传统笨重的铅酸电池,不仅寿命长、更轻更环保,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基本可以做到车的生命周期内不需要更换。

如果把视野放到更广的角度就会发现,比亚迪选择放弃利润,这是因为要想改变中国汽车市场利益分配格局,就只有用“质价比”为武器这一条路。

2023年比亚迪提出「油电同价」,合资车企勉强能降价跟进;2024年变成「电比油低」,合资品牌已无力迎战,占领多年的城池已被攻陷。

即将到来的2025年,同价位合资车企的产品力,很可能连比亚迪车尾灯都看不到了。

这还没完,在巩固主流市场的份额和盈利能力后,比亚迪通过方程豹、腾势、仰望等子品牌,冲击BBA等传统豪华品牌的舒适区,竞争格局很可能再次改变。

最后

一直以来,比亚迪都将“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挂在嘴边,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那个野蛮生长的年代,探索国产汽车高端化的道路上,比亚迪没有老师,只能独自勇闯无人区。

最终,比亚迪凭借高强度的技术投入,带来了一系列超高“质价比”的车型,已然成为中国汽车的一面旗帜。

在国内站稳脚跟后,比亚迪的未来,将会是走向全球化的星辰大海。

目前,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遍及全球94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品牌的第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也在泰国工厂下线。

不难看出,比亚迪的野望不仅于重构中国汽车市场秩序,还要出海征战国外车企,对于比亚迪来说,还有更多难关等待解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