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档滑行是指在机动车行驶中,驾驶员把变速杆置于空档位置,使发动机与驱动轮的离合器分离开,利用车辆惯性行驶的操作方法。然而,在行驶过程中,空挡滑行并不被建议。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四)项规定,下坡时禁止空挡和熄火滑行。同时,在考驾照路考时,空档滑行3秒以上会被认定为不合格。空挡滑行会带来以下危害:
1. 危及制动效能:
空挡滑行时,汽车的发电机发电量和冷却系统的降温能力会下降,同时空气压缩机的泵气效率也会降低。这可能导致刹车效果不佳或刹车失效,影响行车安全。
2. 易造成变速器轮齿断裂:
空挡滑行,尤其是空挡下坡时,车辆运行速度较快,导致变速器输出轴转速相对较高。当变速箱再次结合档位时,容易出现啮合齿轮间的相对作用力,造成较大的冲击力,对变速箱的轮齿产生影响,甚至导致轮齿脱落,从而影响汽车的正常使用。长期如此,可能会导致变速箱报废。
3. 空档滑行时,极易发生熄火。尤其是在滑行一段时间后再去推档,甚至可能导致车辆失控。
4. 在下坡或高速路段行驶时,空档滑行会让车辆处于高速滑行状态,此时驾驶人很难操控车辆,最终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