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气门间隙是确保内燃机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主要有两种方法:逐缸调整法和两次调整法。
逐缸调整法是根据气缸的点火顺序,确定某一气缸的活塞位于压缩上止点,然后对该气缸的进气和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整后,转动曲轴,按照同样的步骤对其他气缸的气门间隙进行调整。
两次调整法则是先转动曲轴,使第一缸活塞达到压缩上止点,然后调整1、2、4、5、8、9号气门。接着,再次转动曲轴一圈,使第六缸活塞达到压缩上止点,此时再调整3、6、7、10、11、12号气门。
气门间隙的设定是为了防止气门因受热膨胀而与缸体接触,造成损坏。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发动机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过大的气门间隙会缩短进排气时间,降低气门的开启高度,改变正常的配气相位,从而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配气机构零件的撞击增加,磨损加快。相反,过小的气门间隙则会导致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同样会使发动机功率下降,并可能导致气门密封表面严重积碳或烧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