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保养中,冷却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具备防冻防锈等多重功效,还是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
然而,有些车主可能会考虑在冷却液中加水,以应对冷却液不足的情况。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可能会对车辆产生不利影响。
冷却液的专业名称是防冻冷却液,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在寒冷季节停车时,冷却液结冰导致散热器和发动机气缸体胀裂。
这种液体并非仅在冬季使用,而是汽车全年保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常情况下,汽车每行驶一年都需要更换发动机防冻液,而特殊车辆的更换频率可能更高。
如果冷却液不足,车主可能会考虑加水应急。然而,这种做法会改变冷却液的性能,降低其沸点和抗冻性。
一旦冷却液的沸点降低,它更容易沸腾,从而影响冷却效果。此外,加水后冷却液的抗冻性也会大打折扣,原本能承受-40摄氏度低温的冷却液,加水后可能只能承受-20摄氏度,这无疑增加了发动机在极端低温下被冻裂的风险。
因此,为了保护爱车,车主在冷却液不足时应尽量避免加水。如果确实需要临时补充,也应选择蒸馏水等纯净水源,并尽快到服务区或4S店更换新的冷却液。这样才能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