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速巡航失效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定速巡航失效是指车辆在设定巡航速度后,无法保持恒定速度行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巡航开关损坏或电路故障。如果巡航开关损坏或相关电路出现故障,如制动踏板传感器故障、轮速传感器故障等,会导致定速巡航失效。解决方法是通过车辆自检时巡航指示灯亮起,车速达到40码以上,按下定速巡航把手上的开关。
2. ECU无法接收到巡航电磁阀的信号。定速巡航系统的作用是按司机要求的速度设定后,不用踩油门踏板就自动地保持车速,使车辆以固定的速度行驶。当ECU无法接收到巡航电磁阀的信号时,车辆会失去前进的动力,车速会慢慢降下来。此时,车主可以将挡位挂到N挡,使汽车失去前进的动力,车速会慢慢降下来,定速巡航系统会立即取消巡航的设定。
在遇到定速巡航失效的紧急情况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1. 首先打开双跳灯,警示其他车辆。
2. 打开大灯(远光灯),让前方来车知道状况。
3. 长按喇叭来提示周围车辆。
4. 踩下制动踏板,让车辆强行减速。最好是先轻踩,最后再逐步加深力度。
5. 利用变速箱,采用强制切换至空挡减速。
6. 对于机械手刹,可以将手刹拉上一档配合护栏摩擦行驶,千万不要单独使用。
7. 交警协助开辟绿色通道,耗尽油箱内的燃油。
8. 如果手刹、脚刹、熄火、挡位等功能全部失效的情况,沿着高速公路的护栏摩擦行驶,利用护栏的摩擦力使车辆停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通过拧动钥匙使车辆熄火的方式,因为它会导致转向助力停止工作,从而导致汽车高速失控。同时,主动追尾大型货车利用前车在追尾发生后刹车制动,从而让后车停下来。不过,这种操作需要在交警的配合下进行,且两者的速度要接近,属于非常规操作。
以上是定速巡航失效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