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四轮定位后出现跑偏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轮胎磨损异常或气压、刹车问题,导致车辆行驶性能受影响。
解决办法:及时检查所有轮胎。
2. 底盘及悬架受损,常见情况是车辆底盘部件老化磨损,导致出现不正常间隙。转向拉杆球头、支撑臂胶套、稳定杆胶套等部位易出现间隙过大。在做四轮定位前应检查底盘方向拉杆是否变形或移位,如有问题需及时修理,否则会导致跑偏现象。
解决办法:检查底盘及悬架损伤,及时修理后重新进行四轮定位。
3. 车桥及悬架零件被拆下过,框架整体变形。车身变形、车架损坏会导致两侧轴距差过大,超过最大规定范围,此时跑偏难以纠正,因为车身数据已改变,安装的转向系统和悬架位置也相应变化。建议重新检修车辆。
4. 前减震器、减震弹簧出现问题,与方向稳定性直接相关。
解决办法:正确进行四轮定位后,如仍出现跑偏,需重新检验修理。
5. 四轮定位设备不准确,操作错误。可能原因有:①举升机不水平;②定位仪故障或未标定校准;③操作方法不正确。操作人员或仪器设备出现问题可能改变汽车零部件原始数据,导致转向精度降低、车辆跑偏、轮胎异常磨损等问题。
解决办法:与技术人员沟通,要求重新进行四轮定位操作。
6. 左右轮胎压力不同。一侧轮胎损坏或气压差会导致汽车不平衡,出现跑偏。
解决办法:调整轮胎压力,每次洗车时检查气压,使四个轮子达到相同标准气压,避免偏差。
7. 车内重量不均。汽车重心是根据乘客标准重量设计,如果后备箱内重物集中在一侧,重心位置和悬架变形相应改变,导致跑偏。
解决办法:适当调整车内重物。
8. 制动回路不良。前轮刹车卡钳式刹车,踩刹车时液压油推动活塞移动,制动片与刹车盘摩擦,松开制动踏板时,制动器松开,液压油推动活塞回到原位,制动块与制动盘间隙约为0.1毫米。当某侧车轮的制动活塞不能正常回位时,该侧车轮行驶阻力增大,即使不使用刹车,汽车也会偏离到阻力变大的一侧。
解决办法:及时检修制动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