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W40机油和5W40机油的主要区别在于低温状态下的机油流动性。首先,W代表冬季,W后面的数字表示机油的粘稠度,15W40和5W40的粘稠度相同。而W之前的数字表示机油能承受的最低温度,数字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因此5W40机油适应的温度更低。
15W40机油适用于南方气温较高的地区,经常激烈驾驶、负荷较大的丘陵、山区,以及长时间运行的车辆,如出租车、面包车、小型货车。此外,日系的丰田、本田、尼桑、马自达、三菱等品牌车型,韩系的起亚现代,美系的通用、福特、道奇、JEEP等品牌车型都不能使用粘度较高的15w40机油,而必须使用厂家指定的5w40机油。
机油的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低温和高温状态下的性能。例如,5W-30,前面的数字表示低温流动性,5W代表可承受-30°C的低温,数字越小表示机油在低温状态下的流动性越好。0W是-35摄氏度;5W是-30摄氏度;10W是-25摄氏度;15W是-20摄氏度;20W是-15摄氏度;25W是-10摄氏度。在低温下,机油的流动性更好,可以更顺畅地进行冷启动,保护发动机。
发动机机油的粘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如果粘度过低,会加剧发动机磨损。如果粘度过高,会增加发动机运转时的阻力,降低发动机的动力并增加油耗。发动机工作时,机油会在各部件表面形成油膜,减少摩擦,降低发动机内部的行驶阻力。如果机油粘度过低,无法形成稳定的油膜,会加剧发动机磨损。对于全合成机油,建议更换周期是一年或一万公里。如果是半合成机油,更换周期会稍短,需要在七千公里或半年时间更换一次。
在选择机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应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选择机油,既不要使用过于高级的机油,也不要使用较低级的机油。
应尽量选择多级油,多级油由于节省、寿命长、高效,对发动机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多级油可能会出现过早发黑、机油压力较小的现象,但这些属于正常。
应严格按照汽车使用说明书规定选用相同系列、使用等级、粘度等级的机油。
车辆说明书推荐的机油是根据发动机性能和销售地域气温等情况而定,对机油的选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留有较大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