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目前汽车中常见的自动变速箱有五种型式,分别是:
MT(手动挡变速箱):手动挡变速箱是出现最早、最传统的变速箱形式,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它的结构简单,主要通过换挡杆操控拨叉换挡,让几组大小不一的齿轮啮合在一起实现变速。手动挡变速箱的优点是可靠性和耐用性好,动力传输效率高,维修保养成本低,能给驾驶者带来乐趣。然而,它的缺点是换挡繁琐,不太适合新手操作。
AT(自动挡变速箱):自动挡变速箱是目前最广发的变速箱形式,相对手动挡,其结构比较复杂,主要靠变速箱油的液压传递动力,换挡则是靠行星齿轮组。自动挡变速箱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快捷,驾驶舒适性高,可靠稳定性也不错;缺点是油耗以及维修费用都较高,同时对速度变化反应慢。
AMT(机械式自动变速箱):机械式自动变速箱与自动变速箱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基于手动变速箱的基础上配备了一套电子控制元件,以达到自动切换档位的目的,内部结构实质还是一台手动变速箱。机械式自动变速箱的优点是燃油经济性好,传动效率极高,广泛搭载在要求极致性能的超跑上,如法拉利等。然而,它的缺点是顿挫感强,对司机驾驶换挡技术要求高。
CVT(无极变速箱):无极变速箱主要通过液压机构改变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凹槽宽度从而改变传动比。由于没有固定的变速齿比,传动比连续可变,所以它的优点是换挡平顺、舒适,毫无顿挫感,还超省油。但是,它的缺点是制造和维修成本都比较高。
DCT(双离合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可以说是由两个手动变速箱组合在一起,再加入一套自动换挡机构,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主要在于离合器部分和散热设计不同,以及是否能适应更大的动力输出需求。双离合变速箱的优点是传动效率高、省油、换挡速度快,操作简单。然而,它的缺点是制造成本高,变速箱容易过热,可靠性不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