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轮胎一般需要在行驶6-8万公里左右更换一次,但是轮胎的更换期限不仅取决于行驶的公里数,还要考虑轮胎的制造期限。由于轮胎是橡塑制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老化,一般轮胎的老化时间在4-5年之间。即使轮胎行驶里程只有2万多公里,但已经使用了6年,也需要更换轮胎,因为轮胎已经老化了。
老化了的轮胎如果不及时更换,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会非常大。当然,轮胎的使用年限判断标准远远不止这些,要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以下是常用的判断轮胎是否需要更换的方法:
最直接的判断方法就是观察轮胎的磨损程度,基本上每个轮胎都有一个磨损标识。一般小汽车轮胎的磨损标识高度为1.6mm(这一高度也是法律规定的轮胎最低沟槽深度),载重轮胎上的磨损标识高度为2.4mm。如果发现磨损标识和胎面一样高,说明轮胎已经磨损得差不多了,应立即更换。
如果轮胎出现起包,轮胎损伤部位的橡胶制品会非常薄,容易发生漏气甚至轮胎爆胎的情况,要知道在车辆行驶时发生轮胎爆胎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一定要立即更换。其次,如果轮胎曾经发生过剧烈撞击,导致胎面或胎侧有一条很深的裂缝,此时也需要进行更换。
如果轮胎扎孔较大或修复次数太多,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的气压很高,如果长时间行驶,很有可能会发生轮胎爆胎的情况,需要立即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