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炮直车对横车的变化如下:
1. 炮二平五,炮8平5。
2. 马二进三,马8进7。
3. 车一平二,车9进1。
4. 马八进七,车9平4。
5. 兵七进一,马2进1。
6. 车二进四(如走车二进六,则攻势较紧;现巡河属于缓进着法),车4进5。
7. 炮八进四(以攻为守,目的疏通子力),士4进5。
8. 车二平六,车4平3。
9. 车九进二,卒1进1。
10. 车六进一,马1进2。
11. 炮八平五,马7进5。
12. 车六平八,马5进6。
13. 车八进二,马6进7。
14. 车八退一,马7退5。
15. 炮五进五,象3进5。
顺炮直车对横车的布局源远流长,远在宋代的《事林广记》中就有两则记载,而在明代《橘中秘》问世后,顺炮布局已初具规模。由于顺炮双方争夺的焦点趋于中心地带,往往布局未几即会展开紧张激烈的厮杀,因而备受攻杀型棋手的青睐。
在众多棋手的潜心挖掘和不断探索下,该布局渐渐地由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飞跃,现已形成了顺炮直车对横车、顺炮横车对直车和顺炮缓开车三大体系。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顺炮直车对横车的布局在历届全国赛上都非常流行。为了广大象棋爱好者能够系统和全面地掌握这一布局的变化规律,刘锦祺、郭伟、赵冬编写了《顺炮直车对横车》,着重介绍顺炮直车对横车的主要变化。全书分为14章,共计选录了461例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