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公共充电桩充电价格上涨引发热议。7月以来,郑州、上海、青岛、重庆等地多个品牌的充电桩充电价格有所上涨,涨幅从一成到一倍不等。
一位上海新能源车主表示,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段,过去充电桩充电的价格为每度1.15元,而现在却涨到了每度2.15元,涨幅高达87%。除了上海,还有安徽部分品牌充电桩在六七月连续两次涨价0.2元,青岛部分品牌充电桩费用也上涨了一至两成
涨幅从一成到一倍不等,
新能源充电站价格为何上涨?
要想知道新能源充电站价格为何上涨,首先要厘清的是,充电价格是由电费和服务费两部分组成,涨价的原因无非是电价升高、充电站服务费上涨抑或是两者同时涨价。
每天中午12点下班后,上海的哥小司会到就近的充电站充电。从7月份开始,他感受到中午电价上涨幅度明显,直接从1.15元涨到了1.9元。他7月2日的充电单显示,充了27.57度电,在有10元补贴的情况下花费了40元。而此前,他在充电34.88度的情况下,只花费了26元。“充电桩充电价格一下子翻了倍,每度电上涨了大约1块钱。”
根据经验,老王认为,影响服务费的因素还包括:当地对充电桩建设的补贴;运营商之间的“价格联盟”;当地城市是否出现“搅局”的运营者,等等。
服务费上涨的背后,或许正是充电桩运营企业面临困境。作为国内公共充电桩巨头之一的特来电,2019年至2021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65亿元、-2.69亿元和-1.35亿元,连续三年亏损;A股上市公司奥特迅从2020年至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6亿元、-0.33亿元、-0.40亿元。不仅由盈转亏,且亏损扩大。
但面对充电桩行业广阔的市场,即便持续亏损,充电桩运营企业仍在加大布局力度,充电桩数量快速增加。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6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44.2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为35.1万台,6月增量为6.5万台,同比增长40.6%。
截至今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665.2万台,其中公共桩214.9万台。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1620万辆,总桩车比为1:2.44,公共桩车比1:7.54。根据第三方机构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420万辆,根据1:1的桩车比目标,充电桩市场还有巨大空间。
那么,为让充电桩行业健康发展,该如何布局充电设施?又该如何解决充电桩价格上涨、车主用车成本变高等问题,以此来解决充电桩行业困境呢?
张翔建议,降低成本、加强监管是解决“充电贵”的有效途径。通过降低电费和停车费、优惠租金等措施来降低充电桩成本,相关部门也应出台利好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新能源车充电成本问题需要多方合作解决,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王宁认为,一方面,车主充电尽量选择非高峰时段去充电;另一方面,政府推动基础设施布局和规划建设是否可以找到更科学、更高效的策略和方法,更好地布局充电设施,提高充电设施利用率,从而有效控制用电成本,从供需两端解决充电桩充电涨价的问题。“未来,需要利用大数据和智能调控技术,实现电动汽车和能源网的智能交互,更好地为电动汽车发展提供支持。”
有人说电车成本正赶超燃油车,
新能源汽车还会香吗?
有人在社交平台声称,新能源汽车用车成本正在加速赶超燃油车,还有人会选电车吗?准备购入新能源汽车的齐先生说,这一言论有些“制造焦虑”。
他算了一笔账,电价按照1.2元/度,油价按照92号汽油7.88元/升,一辆新能源汽车1公里花费1.5至2毛钱,燃油车1公里花费5毛至6毛钱,当每度电费从1.5元涨到4.5元时,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才会超过燃油车。现在北上广深最高电价大约在2元,也并不是充电桩的普遍价格,电价超过油价在短期内不可能。
“如果电价是1.5元/度的话,新能源车辆百公里花费30块钱,而油车加92号汽油,百公里能耗费用大概是电车的两倍。”老王认为,另外,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仍然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新能源车有优惠,价格便宜,容易上牌照;新能源车不受限行政策限制,具有更加便利的出行优势;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程度较高,拥有丰富的车机互联系统。”齐先生表示,新能源车有燃油车所不具备的优势,是年轻人通勤代步的首选。
今年6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公告,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再延长4年,直至2027年12月31日止,购置新能源车的“红利”还在不断传出。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不少消费者会借着政策“东风”,选购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