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信部强调汽车企业应避免“非正常价格”竞争,然而,德国大众汽车在华合资企业上汽大众却宣布了ID.3的限时降价策略。这一降价幅度高达3.7万元,限量7000辆,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此前,中国汽车产业界在2023中国汽车论坛上联合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旨在约束不良竞争行为。工信部相关人士明确表示,我国汽车行业不应以“非正常价格”进行竞争。而上汽大众ID.3的降价举措,似乎与这一大方向存在某种程度的背离。
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汽车在华合资企业在近年来销量普遍下滑。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销量均出现下滑,其中上汽大众跌幅达12.42%。与此同时,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却持续暴涨,比亚迪、奇瑞集团、长安汽车等头部企业均实现了大幅增长。这一趋势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迎来新的时代变革。
在电动车领域,大众汽车在华业务同样面临严峻挑战。大众集团高层多次承认,在纯电动汽车产品线方面,大众汽车与中国市场相比缺乏竞争力。大众ID系列车型在软件问题和辅助驾驶技术方面明显落后于特斯拉和中国新能源车企。这种落后局面在销量上得到了直接体现,上汽大众ID系列车型今年上半年销量惨淡,远不及中国本土新能源车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汽大众宣布ID.3降价无疑是为了自救。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种手段可能难以扭转大众汽车在华业务的下滑趋势。大众汽车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市场需求和竞争格局,加快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步伐,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