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很多新手司机都有一个严重的思想误区,认为新车在质保期必须要到4S店维修保养,害怕在外面保养后出现大故障时4S店拒绝质保。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的最新版《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5条规定的: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
4S店赠送的免费保养是没有问题的,很多都是赠送2-3次,要是遇到特别会还价的客户,可能还会多赠送2次免费保养。
4S店为了实现盈利,会把人工成本、房租成本、水电成本,各种花销都综合到所有产品上,这样原厂大灯对外就是3000元一个套。
除了配件和产品价格高于市场价以外,在4S店保养还要收取工时费,这个就更坑了。
修理厂就完全不一样了,场地不需要太多,不需要太多员工,采购商品没有限制,从运用成本上来说就比4S店低多了。
车主自己明白价格,消费起来心里有数,就没有被坑的感觉了,到了4S店遇到各种账单,往往心里都比较膈应。
因此,当车主过来首保以后,或者说免费保养的次数用完以后,肯定会选择消费更加透明,价格更加便宜的修车厂。
除了配件和产品价格高于市场价以外,在4S店保养还要收取工时费,这个就更坑了。
车主要是在汽修厂更换机油就方便多了,可以自己购买机油让汽修厂帮忙更换,也可以选择不同价格、不同品牌的机油。
因此,不去4S店维修保养,还有就是便捷度问题,刚买的新车可能愿意花时间去4S店保养,汽车开了半年以后就没有那么在乎了,感觉到哪里保养都行。
根据《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25条规定:机动车生产、进口企业应当在新车型投放市场后6个月内向社会公布它的生产、进口机动车车型的维修技术信息和工时定额。
因此,任何一款车,哪怕是进口车,只要正常提供在外维修保养的发票,4S店无权干涉,并且必须正常提供质保。
润滑油变黑了就该换油了,这样的认知已经过时了,或者说并不全面。
现在的机油并不是变质才变黑了,更换机油的频率应该根据行驶里程和时间来决定。
润滑油量应该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度线之间为好,不是机油越多就越好,加多了反而适得其反。
只要是品牌机油,机油中就已经有多种添加剂,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
很多车主为了延长汽车使用寿命,会在网上买所谓的机油添加剂,这种添加剂基本上都属于三无产品。
不但没有办法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还有可能会与机油产生反应,从而导致机油失效,反而对汽车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伤。
很多人的汽车过了首保就不到4S店保养了,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因为4S店的维修保养成本高,让很多人难以接受。
最关键的是,外面的修车厂同样具有维修技术,并且效率高、收费低、维修方便,省时、省力、省心、省钱是修车厂最大的优势。
因此,以后遇到销售说必须要在4S店保养才能享受质保时,我们可以一笑了之,很多都是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