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是120公里每小时。然而,有些老司机在测速摄像头下仍然开到130公里每小时,好像一切正常。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车速表和GPS测速的关系。根据国家法规规定,车速表的指示车速不能低于实际车速,指示车速与实际车速之间应符合“0≤指示车速-实际车速≤实际车速/10+4km/h”的关系式。通过这个公式计算,实际车速为120时,表显时速误差最多不能超过16。也就是说,实际车速120,表显时速最高为136,最低表显时速为120。因此,根据表显时速来判断是否超速是不够严谨的。
要确定实际车速,可以使用GPS测速。GPS测速的误差值通常在±3公里以内。但需要注意的是,GPS测速并不是绝对准确的,它会有一定的延迟,设备越好,延迟越小。一般超过2000元的手机GPS延迟都在1秒内。因此,如果你按照导航上显示的120时速来跑,实际车速为117-123公里每小时,再加上测速的5%误差,还是有可能算超速的,但不会被罚款。
除了区间测速外,还有其他测速方法,如视频测速、微博雷达测速、声波测速、激光测速等。这些测速方法的误差都比较大。我国法律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交通法规定,超过限速10%以上20%以下的,处以100元罚款,记3分;不超限速的10%,只给予警告。
所以,如果你用GPS导航显示130去挑战交通法规,就有可能被罚款。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建议大家老老实实地按照表显速度120以内通过测速路段。记住,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