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禁止共享单车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安全和管理问题。
校园共享电动车的收益惊人,每天一辆车能赚30-50块钱,因此很多大学会引入共享电动车。实施过程大致分为两步。第一步,以安全和管理混乱等问题为由禁止学生骑行个人电动车。第二步,当学生们觉得不方便时,引入共享电动车。
一个占地1000亩的大学至少需要500辆电动车,一个月的营业额可达50万左右。除去换电池的人工和充电费用,剩下的利润非常可观。当然,这个数据与学校的规模和投放车辆数量有关。
例如,如果一个学校有3万名学生,共投放1000辆电动车,那么这些车几乎不会闲置,一直处于骑行状态,因此一辆车的日产值会更高。
共享电动车在过去两年中已经进入竞争白热化阶段,一线城市基本不允许投放共享电动车,而二线城市如长沙则允许大量投放。然而,由于车辆过多,政府采取了行动,一夜之间清走了40万辆。三四线城市市场基本被美团、哈罗等本地公司占领。尽管共享单车投放到校园的收益可能比投放到校外的利润要低,但仍然有可观的利润。
共享电动车就这样名正言顺地被引入校园。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思考,学校是否有这样的权力?我们骑的是非机动车,为什么需要经过学校的同意才能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