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问界官方还未公布6月份的销量数据。
然而,赛力斯集团在产销快报中公布,赛力斯汽车的产量为5170台,销量为5668台,同比下滑25.99%。考虑到赛力斯汽车基本等于AITO问界汽车,因此可以推测AITO问界汽车的销量约等于5688台。
接下来,我们可以列出赛力斯自去年3月份上市至今年6月份的所有销量数据,如图所示: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去年问界的销量与今年问界的销量相差很大,去年3月至10月份一路增长,但从10月份开始销量开始下滑。今年2月份的销量更是跌至去年4月份的水平,增长势头也并不明显。
虽然余承东多次表示问界汽车要成为全球第一,但目前的销量表现并不理想。问界的销量直接反映了华为造车模式的成败,因此销量平淡可能对华为发展智选模式构成问题。
当前,新能源车企竞争日益激烈,强者愈强,似乎已经进入了淘汰赛。而华为在手机业务上遭遇了困境,荣耀也被卖掉套现,因此将智能汽车作为第二战线。
在燃油车时代,华为并没有太多优势,但在电动车时代,华为拥有芯片、操作系统、感知硬件、决策融合算法等技术能力。因此,华为选择了与车企合作,而非自己造车,将自身的技术赋能给车企,助力其生产更好的车。
早期,华为曾尝试成为零部件厂商,但失败了。后来,华为押注智选模式,问界是其典型代表作品。问界销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智选模式的成功与否。
如果问界表现良好,与华为合作的车企将越来越多,合作速度也会加快。但如果问界表现不佳,可能会让一些车企犹豫,这显而易见。与华为合作的车企主要是一些边缘车企。
当前,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激烈,华为需要迅速团结一切可能的力量,形成自己的派系。但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与华为真正合作的车企还只有赛力斯一家,推出的车型也仅有M5和M7两款,速度不够快。
新能源车市场已经进入了淘汰赛阶段,大鱼吃小鱼的情况将出现。如果余承东不能抓紧时间,形成自己的影响力,那么能与华为合作的车企将会减少。因此,余承东需要加油,时间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