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大气压力较低,在海拔4000米处,大气压是0.62Bar,相当于平原地带的百分之60左右;在5000米处为百分之54。2.6Bar(平原胎压)+(平原大气压力-高海拔压力)=实际轮胎相对压力。
胎压高:
胎压高,省油,方向轻。给人有种动力提高的感觉。虽然高胎压好处多,但是也有个缺点,那就是使刹车距离变长,因为胎压过高会把本来应该是平面的轮胎顶起,使接地面积变小,同样会影响轮胎的花纹,让轮胎附着力变差。还有就是高胎压容易让侧壁鼓包。
胎压低:
胎压低,刹车距离变短,转弯时抓地力更好,但同样也有缺点,低压会使车子更加废油,转弯时打方向沉重,有种动力不足的感受。还有就是一般轮胎的侧壁非常脆弱,低压行驶时,会让轮胎不断地压缩再还原,如此反复和容易让轮胎发生疲劳,在这种情况下轮胎的升温比较快,当轮胎温度超过80摄氏度的时候就非常容易爆胎。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和轮胎寿命,汽车胎压需要根据海拔高度进行适当调整。在高海拔地区,应该增加胎压,以确保胎压相对稳定。但是胎压过高会增加刹车距离,影响轮胎的附着力,容易导致侧壁鼓包;而胎压过低则会使刹车距离变短,但会增加轮胎的磨损和容易发生爆胎。因此,汽车司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胎压,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轮胎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