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的容量衰减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首先,过度使用锂电池会导致容量损失。当锂电池的SOC(储能状态)超过120%时,负极会出现锂沉积,并且会生成较厚的SEI膜,阻抗增大,活性锂的损失,如果继续过充,锂电池可能会发生热失控。此外,大倍率充放电也会导致锂电池容量损失,因为正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和膨胀,充放电电流越大,收缩膨胀越剧烈,应力越大,从而导致正负极颗粒更容易破裂或从集流体剥离,从而导致循环衰减加快。其次,温度也是影响锂电池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活性锂离子含量的降低,电极材料结构破坏,金属离子溶出,导致容量衰减严重。一般来说,锂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为-20℃至60℃,低于0℃时锂电池的性能会下降,放电能力也会相应降低。因此,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通常在0℃至40℃之间,而一些特殊环境要求的锂电池温度则各有不同,有些甚至可以在上百摄氏度的环境中正常运行。最后,正负极材料的结构破坏或失活、电解液的分解以及锂电池的滥用等因素都会影响锂电池的容量衰减。电池的充放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电化学过程,导致电池容量衰减的因素也不单一,一个方面的恶化可能会引发其他因素,共同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和能量密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