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国标,正式名称为“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对汽车尾气中各类有害物质含量做出的明确规定。这些有害物质主要包括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以及PM(微粒,碳烟)等。汽车国标的设立与调整,意味着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控制不断趋向严格,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度日益提高。
与欧洲的排放标准相对应,我们的汽车国标也有类似的阶段性提升。2004年,北京率先采用了相当于欧洲II号的排放标准,而在2008年,更是进一步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欧洲III号标准。这不仅显示了我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也对汽车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来源各异。CO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燃油的不完全氧化,当氧气供应不足或混合气浓度过高时,CO的排放量会增加。HC则是燃料中未燃烧的部分,常常因为混合气不均匀或燃烧室壁过冷而导致部分燃油未经燃烧即被排出。NOx是燃油燃烧过程中的产物,而PM,尤其是在柴油机中更为明显,主要是由于燃油燃烧时缺氧所产生的。
综上所述,汽车国标是对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定标准,它的不断升级体现了我国在环保事业上的不懈努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