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液两年必须换吗?其实没有必要两年就更换,因为刹车油有检测仪器,当仪器报警时才需要更换。但是,是否需要更换制动液主要是根据其含水量来判断的。制动液也称为「刹车油」,是一种通过矿物油提炼而成的产物。根据标准参考《机动车辆制动液》(gb12981)的要求,制动液可以分为两个规格,分别为dot3/4,主要区分的是沸点和吸收水分的能力。如果含水量超标,就需要更换制动液了。
制动液的功能与运行原理是怎样的呢?它在制动系统中起到连接与传动的作用,就像离合器或者曲轴与活塞的连杆。当刹车片与刹车盘发生高强度摩擦时,会产生大量热能,这些热能会通过活塞传递到制动液里。如果制动液的温度变得非常高,就会出现气阻,即制动液管路中出现大量的高温空气,空气堵塞油路会造成油液无法正常传动,甚至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因此,避免出现气阻很重要。制动液的水含量一旦超过3%,就容易出现气阻,尤其是在长时间不更换的情况下。
制动液的更换参考测试法是什么?可以通过对比测试新车100-0刹车距离来判断制动力是否有下降。但是,真实场景的测试可能会略差一些,因为新车的刹车盘片与轮胎,以及测试路面的摩擦力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在这些零部件都一定程度的磨损后,在稍微有些磨损的路面上测试,制动距离加上3~5米都是正常标准。在测试之前要先“加热制动液”,可以在拥堵路段(频繁刹车)后驶入安全的畅通道路,在测试之前进行急刹车。如果既没有测试条件又不能准确地进行水含量测试,那么建议在3-5年区间考虑更换制动液,行驶里程多就缩短一些,反之就可以延长一些时间。
制动液的更换与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密切相关。家用代步汽车的制动系统均采用「液力传动」,而客车和货车会采用气动助力刹车。刹车系统包括总泵、分泵、活塞、制动盘片或鼓式刹车。在传动到刹车分泵并开始减速时,刹车片与刹车盘的高强度摩擦会产生非常多的热能,热能会通过活塞传递到制动液里。如果长时间高强度的刹车,制动液的温度会变得非常高,而一旦沸腾就会出现制动力下降甚至消失的情况。因此,避免出现气阻是很重要的。制动液的水含量一旦超过3%,就容易出现气阻,尤其是在长时间不更换的情况下。
如何检查制动液的好坏呢?制动液的标准检测方式是测试水含量,但测试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维修厂一般会采用「测试笔」进行车辆,但这种价格低廉的测试笔是否有用就见仁见智了。如果无法准确地进行水含量测试,那么只能通过经验来总结,建议在3-5年区间考虑更换制动液。行驶里程多就缩短一些,反之就可以延长一些时间。
总之,制动液的更换与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密切相关。如果制动液的含水量超标,就需要及时更换,以避免出现气阻和刹车失灵的情况。建议在3-5年区间考虑更换制动液,行驶里程多就缩短一些,反之就可以延长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