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行车是汽车驾驶中比较危险的时刻,因此掌握正确的行车技巧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注意使用灯光。在照明良好的情况下,应该尽量使用防眩目灯或近光灯和示宽灯,避免滥用远光灯。在会车、经过路口及前方有行人的情况下,应该使用近光灯,以免远光灯的使用造成他人眼睛的不适和危险事故。此外,在会车时,还需要提前减速,等车辆平稳通过后再加速行驶。夜间在公路或街道上临时停车时,应该打开小灯、尾灯和牌照灯,以提高自身的可见性。
其次,夜间行车需要降低车速,保持足够的车距,尤其是在光线或路况不好的地方。老司机常说“灰不走白,见黑停下来”,这是因为车灯下的路面一般为灰黑色。如果前方有水会反光,显得白;而坑凹处,光线发出后反射不回来,会显得黑。因此,在夜晚行车时,要学会识别道路情况,避免经过危险路段。尽量不要超车、倒车,如果需要超车、倒车或掉头,必须了解进退地形,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进行操作。
此外,夜间驾驶容易引起疲劳,所以可以适当打开窗户,保持清醒。如果感到特别疲惫,应立即停车休息,恢复精神后再继续行驶。夜间行车的危险系数比白天要高得多,需要更高的注意力和预见性。新手尽量避免夜间行车,而反光安全车贴也是一种不错的提醒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