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标车是指在新车定型时排放水平低于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这类车辆通常是尾气排放污染量大、浓度高、排放稳定性差。按照排放限值比较,一辆黄标车的排放量相当于5辆国Ⅰ、7辆国Ⅱ、14辆国Ⅲ、20多辆国Ⅳ汽油车。黄标车需要经过环保定期检验,达到相关在用车排放标准后,才能获得黄色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可以上路行驶。因为黄标车单车排放高,所以应该优先管控和淘汰。在地方上,黄标车是高污染排放车辆的别称,指的是未达到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未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因为它们贴的是黄色环保标志。为了应对空气污染问题,全国各地在2013年1月相继出台了淘汰黄标车的方案措施。自2015年12月20日起,北京市禁止黄标车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行驶。北京市环保局、市交通委、市公安局交管局联合发布了相关通告。
黄标车的排放量比同等数量的国Ⅰ、国Ⅱ、国Ⅲ、国Ⅳ汽油车的排放量要高,因此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更大。为了减少排放污染,一些城市采取了限制黄标车上路的措施。比如,北京市就禁止黄标车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行驶。这也说明了黄标车的管控和淘汰工作已经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
总的来说,黄标车是指排放水平低于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这类车辆的排放量比同等数量的国Ⅰ、国Ⅱ、国Ⅲ、国Ⅳ汽油车的排放量要高。为了减少排放污染,一些城市采取了限制黄标车上路的措施。而黄标车的管控和淘汰工作也在逐步加强,以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