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客并未停产,而是面临市场竞争压力,销量成绩并不理想。进入市场时间较晚是主要原因之一,2017年劲客进入我国市场时,中小型SUV市场已被其他品牌如广州本田的缤智和XR-V占据,同时昂科拉、自由侠、宝骏汽车510、北京长安CS35等车型也有强大的市场表现。
尽管如此,只要产品有足够的实力,早晚的差距并不会很大。但关键问题在于,劲客是否解决了中小型SUV客户的痛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中小型SUV客户的需求痛点主要有两个方面:大容量和低龄化。对于大容量,由于车身体积的限制,中小型SUV很难提供非常大的空间。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减小发动机的体积,为乘客舱留出更多空间。新能源汽车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电动机和操纵单元体积较小。而汽油车中,目前只有广州本田能够实现这一点。
另一方面,如果无法提供大容量,那么可以专注于低龄化。丰田汽车的C-HR和奕泽就是成功的例子。它们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年轻人,他们对空间的要求不高,更看重车辆的外观和内饰设计。
然而,劲客在这两个方面都没有明显的优势。它的空间比不过缤智,外观设计也不够运动。最后,走廉价路线也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因为这个市场已经被配置高、价格低的自主品牌车型占据。
总的来说,劲客并不是不好,而是面临强大的竞争者和醒目的优势,使得它难以展现出吸引力。不过,据报道,新一代的劲客已经在国外亮相,走的是年轻化、运动化的路线。按照上述分析,下一代的劲客可能会对中小型SUV市场产生较强的冲击,我们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