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也称为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黏稠分泌物。它的存在对我们的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吸附灰尘、清洁耳道,并对微小的昆虫类产生抵制作用。然而,关于是否应该经常掏耳屎,人们的看法却不尽相同。
实际上,耳屎在平时的咀嚼、张口等运动中会自行排出。频繁地掏耳朵,反而有可能将耳垢推向深处,造成耵聍栓塞,甚至损伤耳道和鼓膜,导致听力下降。此外,经常挖耳朵还可能引起耳屎分泌异常,使新分泌的耵聍变成碎屑状,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除了避免频繁掏耳朵外,还有一些伤耳习惯需要改正。例如用力擤鼻涕、长时间佩戴耳机且音量过大、经常去夜店等嘈杂场所、忽视感冒等炎症疾病对耳朵的影响等。这些行为都可能对耳朵造成伤害,影响听力健康。
总之,保护耳朵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做起。我们应该避免频繁掏耳朵等不良习惯,注意用耳卫生和听力保健。如果出现听力问题或耳部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