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冬天的结束,春天的脚步已经临近。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人们会在小年和大寒的时间祭拜灶神,这一习俗被称为送灶神或辞灶神,目的是为了祈求来年丰收和风调雨顺的保佑。这是民间流传已久的传统。
大寒时节祭灶
大寒时节临近过年,人们会进行祭拜灶神的活动。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神像。东汉《四月民令》记载:“腊月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宋代,过小年是不出门的,而是在家里祭拜灶神。《太平御览》卷十三说:“惟新小岁之贺,既非大庆,礼止门内。”旧时,几乎每个家庭的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令菩萨”或“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称“灶君公”。灶王龛通常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是家里的保护神。
大寒送灶
人们在送灶时,会在灶王爷像前的桌案上摆放糖果、清水、料豆、袜草等供品,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准备的。祭灶时,还会把关东糖融化后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会在玉帝面前说坏话了。佛金神像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常用的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额为“一家之主”。
大寒过后接灶神
大寒过后,人们会迎接大年三十的晚上,进行接灶神的仪式。这时可以带着灶王爷的图像,但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虽然女子不能参与祭拜,但对于灶神的尊敬和喜爱是一样的。烟火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因此灶神也是最接近生活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