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公历2022年1月5日17点13分54秒,农历辛丑年十二月三号,星期三。它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表示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节气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寒冷,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小寒时是干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小寒节气有哪些习俗呢?首先是画图数九。据说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其次是吃糯米饭。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再次是吃腊八粥。腊八节一般在小寒大寒之间,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用多种食材制作而成,这些食材大多都有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又可以驱赶寒意,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
最后是吃黄芽菜。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在以前冬天的时候,人们可以吃的蔬菜很少,黄芽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冬日蔬菜的匮乏,到了现在,即使是在冬天,人们也能吃到许多新鲜的蔬菜了。
至于小寒和大寒哪个更冷,民间俗语有说“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而且根据以往的气象数据记录,小寒节气比大寒冷的年份占多数。当然大寒也是有可能会更冷的,所以要说哪个节气谁更冷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在以前人们更多的是靠体感来感受寒冷,经历了小寒的寒冷之后,大寒可能就不会觉得有特别冷了。而且我们通常说的气温也都是地表温度,和我们体感温度还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