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小年是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通常与打扫房子和祭灶联系在一起。那么,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人会过小年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中国传统习俗。
腊月二十三,也称为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会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来评判。因此,在送灶时,人们会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摆放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其中,后三样是用来为灶王的坐骑准备的。祭灶时,还要将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说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所以祭灶王爷通常只由男子来完成。
另外,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一起到人间过年,这被称为“接灶”。当家家户户都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后,便开始祭拜祖宗。
过去,农村人家都用砖砌大灶,房顶上有烟囱。家家户户都有灶神的像,贴在锅灶墙上,两旁还挂有对联。因为灶王爷是家中的主人,所以人们会在腊月二十三晚上进行“祀灶”活动。
供品中通常有甜食,如糖瓜、枣子、柿饼和黍米粉糕枣糕等,这些都是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封住他的嘴。有的人家会在灶神的嘴边或锅灶台上粘上一点糖,也有人在灶门里涂上酒糟或老酒,叫“醉司命”。祭奠的第二步是进行一个简单的欢送仪式,家里的所有人都跪在灶台前,一边供上饺子、面条等食物,一边供奉秫秸灶马和“灶鸡”等,以让灶王爷骑马顺利上天。祭奠时还会有人念念有词,内容通常包括:灶王上天堂,说好话,不说坏话,带回五谷杂粮等等。有些迫切想要生儿育女的人会念:二十三,灶王来把西天上,盼着马尾巴上能带来一个胖小子。
送走灶王爷后,便开始进行“卜灶”的活动,悄悄出去听别人说话,以预测事物的吉凶。
辞灶之后,各路神仙都上天了,人间便没有禁忌了。过去,人们在腊月二十三之后,如果有贫困或平时不能成礼的,往往选择结婚,这被称为“乱岁”。如今,即使在平常的日子里,对嫁娶的喜事也没有什么禁忌,人们在选择结婚日子时可以随心所欲。因此,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标志着中国人一年中最愉快的节日系列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