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聚焦于奥托循环,由德国发明家尼古拉斯·奥拓创建,其核心特征是压缩比与膨胀比相等,理论上能确保发动机在每个阶段都保持强劲动力,扭矩稳定且运行平滑:
阿特金森循环则由英国工程师詹姆士·阿特金森于1882年推出,与传统内燃机相似,包括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步骤。然而,阿特金森循环的创新在于压缩行程短于做功行程,这使得其压缩比小于膨胀比,旨在提高燃油效率并减少排放。
米勒循环则是对阿特金森循环的进一步优化,由罗伯特·米勒在1940年提出。米勒循环同样压缩比小于膨胀比,但通过延迟进气门关闭时间,巧妙地调节压缩比。这样做的结果是简化了连杆机构,同时实现了更加经济和高效的动力输出。
总的来说,这些循环代表了工程师们对提高汽车性能和效率的不懈追求,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优点,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